神奇的螞蚱菜
文化信使/時春華 編輯/云楓
小時候,在所謂的野菜里面,我最先認得的,就是螞蚱菜。因為螞蚱菜不僅長在田間地頭,家里的菜園里,大門外,墻邊,墻頭上,到處都可以看見螞蚱菜的影子。奶奶管它叫長命菜,一是說螞蚱菜在任何環(huán)境中都能生長,尤其不怕曬。據(jù)說后羿射日的時候,它陰差陽錯被太陽誤認為是救命菜而封它長命不死,所以它的生命力極其頑強。另一個叫它長命菜的原因就是在挨餓的年代,到處生長的螞蚱菜救了很多人的命。
我小時候覺得螞蚱菜是萬分神奇的,比如我們因為淘氣被蜂子蜇了,大人會隨手在地上墻頭上扯下一些螞蚱菜,在碗里搗碎,實在來不及就用嘴嚼碎,涂在被蜂子蜇到的地方,還真別說,真的感覺一股清涼從傷處而來,疼痛感減輕不少。有時候怕挨訓(xùn),就不勞煩大人了,自己用指甲把螞蚱菜的葉子掐開,擠著汁水往傷口上蹭,也蠻管用的。夏天身上被蚊蟲叮了疙瘩,也用螞蚱菜擦,很管用。那時候的小孩子,肚子里是愛生蟲子的,媽媽便弄一些螞蚱菜回來,在熱水里焯了,放點咸鹽蔥花和醋拌著吃,這玩意,還有打蟲子的功效。即使不為了打蟲子,涼拌螞蚱菜也是很好吃的。媽媽還經(jīng)常把螞蚱菜炸了,做餡給我們包鋤板、包包子、包餃子、做餡餑餑,好吃著呢。也許是常吃這東西的緣故,我小時候雖然瘦小,但是很少得病。
我小時候好奇心就很強,常常為一些東西的名字犯合計,就比如灰菜吧,為啥叫灰菜,它也不是灰顏色啊?就比如這螞蚱菜吧,它咋也跟螞蚱不沾邊啊?知道螞蚱菜的學(xué)名,是在我長大以后。原來,螞蚱菜學(xué)名叫做馬齒莧的。關(guān)于它名字的來歷,還有一個充滿人情味的美麗傳說。
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,有個有錢的大戶人家,婆婆常常虐待自己的兒媳婦齒莧。兒子老實孝順,從不聲張。有一年,村中流行痢疾,齒莧不幸得了此病。婆婆怕傳染到自己及家人身上,就把兒媳齒莧趕出家門,讓她住到菜園的茅草屋里,每天只給她送點稀飯,根本吃不飽。齒莧為了充饑,只好去菜園挖些野菜放到稀飯中煮著吃。誰知連吃幾天,痢疾病竟不治而愈。病好后,齒莧回到家中,發(fā)現(xiàn)婆婆、丈夫也染上了痢疾,臥床不起。齒莧忙去野外挖那些她吃過的野菜為婆婆、丈夫熬湯喝。結(jié)果幾天之后,家人的病竟然痊愈了。
齒莧不但把婆婆、丈夫的病治好了,而且在婆婆患病時做飯、洗衣,也不怕傳染自己。婆婆深受感動,為自己以前對兒媳的態(tài)度十分羞愧。從此婆婆再也不虐待兒媳了。村中流行痢疾期間,齒莧挖野菜送給村里患痢疾的鄉(xiāng)親們,不久村里的痢疾病人也全治愈了。齒莧挖的這種治療痢疾的野菜外形像馬的牙齒,又是齒莧首先發(fā)現(xiàn)的,因此,人們便把這種能治痢疾的野菜起名叫“馬齒莧”。
在我國,螞蚱菜以野生為主。在英國、法國、荷蘭、美國早已大面積栽培。因為神奇的螞蚱菜有很高的藥用價值,內(nèi)服治療腸炎、菌痢,外用治療惡瘡、濕疹、皮炎等,還有降壓、降血糖、抗衰老、防癌變等保健作用。從這些意義上說,說螞蚱菜是救命菜,在崇尚健康,崇尚原生態(tài)的現(xiàn)代人來看,這老來的說法還真是沒錯。
小鏈接:
時春華,女,遼寧省北票市大三家鎮(zhèn)中心小學(xué)教師,1992年畢業(yè)于朝陽市第一師范學(xué)校,愛好文學(xué),熱愛生活,熱衷于傳播社會正能量,是北票市作家協(xié)會,朝陽市作家協(xié)會會員,遼寧省遼海散文網(wǎng)會員,在北票市報有專版《朝花夕拾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