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民間將正月十四這一天奉為臨水娘娘(又稱順天圣母)的誕辰。傳說臨水娘娘姓陳,是唐朝大歷年間的人,后來成為了拯救難產(chǎn)婦女的神仙,得到民間立祠奉祀。正月十四拜臨水娘娘也是古代婦女畏懼難產(chǎn)而鼓舞自己的一種方式。
【春節(jié)】正月十四習俗多:試花燈、食糟羹、拜臨水娘娘……
民間將正月十四這一天奉為臨水娘娘(又稱順天圣母)的誕辰。傳說臨水娘娘姓陳,是唐朝大歷年間的人,后來成為了拯救難產(chǎn)婦女的神仙,得到民間立祠奉祀。正月十四拜臨水娘娘也是古代婦女畏懼難產(chǎn)而鼓舞自己的一種方式。
正月十四這一天,各地民俗活動很多,如喝亮眼湯、試花燈、食糟羹、偷青等。
舊時,為了準備正月十五的元宵節(jié),民間和朝廷都會在這天搭建燈棚,懸燈結(jié)彩,并做一些游藝節(jié)目的預習活動。至于市面上賣燈籠的小販,早就準備了各式各樣的花燈,準備販賣,成為燈市。
正月十四這天下午起,從剛剛學步的娃娃到十二三歲的兒童,手里都捏著一根線,拉著毛兔燈,牽著大人的手,滿街跑。此時家家戶戶每一間屋子里都點起蠟燭,俗稱“間間迎”,以此表示迎接財神。同時,這天晚上,家家戶戶點“長夜燈”,從傍晚一直亮到第二天早上。
客家人自古有正月十四偷青的習俗,叫做“偷青節(jié)”。正月十四這天夜里,青年男女三五結(jié)伴,乘夜幕掩護到別家菜地里偷青。蔥、蒜、蘿卜、麥菜、生菜都是他們的目標。偷青預示著把一年的好運氣都偷回了家。如果不小心被主人發(fā)現(xiàn)了,挨了一頓罵,更是一種好運氣。
?。ū疚牟糠仲Y料來源于網(wǎng)絡,僅做公益分享之用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。)
[編輯 瑞雪 責編 趙盼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