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“一南力作”專欄
長期身處和平年代,極易使人在樂享生活、爭名逐利、心浮氣躁、得過且過的狀態(tài)中慵懶倦怠,放松警惕,消弭斗志,忘卻初心,淡漠使命,弱化擔當。作為負責任的網(wǎng)絡媒體,極有必要重復吶喊“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!”
金一南,國防大學戰(zhàn)略研究所所長,少將軍銜,博士生導師。是一位勤勉自強、才華橫溢、著作等身、影響深遠的軍中俊杰、愛國學者。其作品以說理透徹、恢宏大氣、振聾發(fā)聵而著稱,獨具提神醒腦、救贖靈魂、正心正念之功效。
為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,為警示當代、鼓舞民志,更為啟迪后世、昭告未來,經(jīng)請示將軍同意,本網(wǎng)編委會決定于2020年3月12日開啟“一南力作”專欄。愿借將軍力作,爆燃民族精神之火,積極踐行“導引群心、朝向太陽”理念。
敬請各位網(wǎng)友多多轉發(fā),助力公益善舉,共襄復興偉業(yè)。
《浴血榮光》
文/金一南
第七章 狂飆突進
那是一個熱血澎湃、狂飆突進的時代。中國共產(chǎn)黨的一批年輕人浴血奮斗,國民黨的一批年輕人也在拼命奮斗,共產(chǎn)國際的一批年輕人也在奮斗。這是一個年紀輕輕就干大事的時代,也是一個年紀輕輕就丟掉性命的時代。列寧去世的時候不到54歲。斯大林42歲當上總書記。蔣介石39歲出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。李大釗就義時還不到38歲。毛澤東34歲上井岡山。周恩來29歲主持南昌暴動。博古24歲出任中共中央臨時總負責人。沒有一個人老態(tài)龍鐘,沒有一個人德高望重,而且沒有一個人研究長壽、切磋保養(yǎng),都是主義、奮斗、犧牲、救亡。這樣的現(xiàn)象應那個時代而生,也應那個時代而完成。
著名將領彭德懷如何展現(xiàn)英雄本色
彭德懷與林彪相較,說勇林不如彭,說謀彭不如林。彭德懷是一團烈火,一團從里燒到外、隨時準備摧枯拉朽的烈火;林彪則是一潭水,一潭深不可測卻含而不露的靜水。“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,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”,前半句可形容彭德懷,后半句可形容林彪。
彭、林配合,相得益彰,成為毛澤東指揮中國革命戰(zhàn)爭十分得力的左膀右臂。
林彪比彭德懷資歷淺。紅四軍與紅五軍在新城會師大會上,朱、毛、彭都在主席臺上講話,林彪還只能坐在臺下聽。聽著聽著,講臺塌了。臺下人都說剛會師就坍臺,不吉利。朱德站到臺架上大喊一句:不要緊,臺塌了搭起來再干!大家一起鼓掌,才把熱烈的情緒又恢復過來。
林彪也在臺下鼓掌。
彭德懷坐在臺上看不見他,他卻把這個人未到威名先到的彭德懷看了個真切。
中國革命從此開始了紅軍中這兩位名將相互配合作戰(zhàn)的歷程。
無論是從年齡來看,還是從任職資歷來看,跟彭德懷比,林彪都差得多。當林彪還是連長的時候,彭德懷已經(jīng)是湘軍的團長。從年齡來看,彭德懷長林彪九歲。所以按常理說彭德懷都應該壓林彪一頭。但事實卻不是這樣。
1929年,彭德懷率部堅守井岡山,部隊損失很大。到了1929年4月,部隊從井岡山撤下來,與紅四軍會合,根據(jù)彭德懷的要求,紅四軍前委會議決定,調(diào)撥部分干部和槍支補充彭德懷部。
林彪?yún)s調(diào)給彭德懷一部分壞槍,好槍自己留下來了。
林彪此舉立即受到了毛澤東的嚴厲批評,但是彭德懷卻不計較這些事情,而且他對紅四軍的尊重一點兒都沒有改變,因為在他眼里,紅四軍尤其是其中的二十八團,是南昌起義的骨干,是前身為“鐵軍”的葉挺獨立團部隊,他對此充滿敬佩。
其實早在1928年12月11日,在紅四軍與紅五軍新城勝利會師大會上,彭德懷就提出紅四軍是紅五軍的老大哥,號召自己率領的紅五軍向紅四軍學習。
彭德懷一言九鼎。
即使后來比自己小九歲的林彪出任紅一軍團總指揮,彭德懷對以紅四軍發(fā)展起來的紅一軍團仍以大哥相稱。
1933年年底第五次反“圍剿”中的團村戰(zhàn)斗,一軍團執(zhí)行其他任務未能參加,使戰(zhàn)果不能擴大。帶病參戰(zhàn)的彭德懷萬般遺憾,賦詩一首:
猛虎撲羊群,硝煙彌漫,人海翻騰,殺聲沖霄漢。地動山搖天亦驚,瘧疾立消遁。狼奔豕突,塵埃沖天,大哥未到,讓爾逃生。
大哥,即指紅一軍團。
作為一位著名戰(zhàn)將,彭德懷還有一大特點:終生不改其本色。
師哲有一段精彩的回憶:在解放戰(zhàn)爭期間,一個炎熱的下午,當時解放戰(zhàn)爭中被俘虜?shù)囊慌姽僭诖暹厴湎滦菹?,這時候從村西頭走過來兩個人。前面是位年輕人背著短槍,牽著馬。跟在后面數(shù)十步之外有一位中年人,50歲左右,光著頭,帽子抓在手里,腳上的布鞋破爛不堪,而且是用麻繩綁在腳面上的,但是走起路來非常沉穩(wěn)有力。一個挑水的農(nóng)民在樹下休息,腳下穿著草鞋的中年軍人走到農(nóng)民的面前笑呵呵地說:“你家挑水了,我喝你幾口水行不行?”農(nóng)民說你盡管喝吧,中年人彎下身去猛喝了幾口水,謝過農(nóng)民,繼續(xù)趕路。坐在路邊的俘虜認出他來了,指著背影說,那就是彭德懷,西北野戰(zhàn)軍的司令。其他國民黨將校軍官聽了大驚失色,呆呆地看了半天,直到彭德懷的背影不見了,才感慨萬分地擠出一句話,說:“他們怎么能不勝利,我們怎么能不失敗?”
第五次反“圍剿”中的廣昌戰(zhàn)斗,李德指揮紅軍與敵人正面硬拼,三軍團傷亡2700余人,占軍團總兵力的四分之一。彭德懷當面罵李德“崽賣爺田心不痛”。翻譯伍修權考慮到領導之間的關系,沒有全翻,彭德懷便把三軍團政委楊尚昆拉過來一字一字重新翻譯,硬是把李德氣得暴跳如雷。
對彭德懷來說,愛他的、恨他的、敬他的、毀他的都應記住這句話:本色最無敵。
(未完待續(xù))
金一南,國防大學戰(zhàn)略研究所所長,少將軍銜,博士生導師。中共十七大代表,第十一屆全國政協(xié)委員。全國模范教師,全軍英模代表大會代表。全軍首屆“杰出專業(yè)技術人才”獲獎者,連續(xù)三屆國防大學“杰出教授”。主要研究方向:國家安全戰(zhàn)略,國際沖突與危機處理。曾赴美國國防大學和英國皇家軍事科學院學習,并代表國防大學赴美軍院校講學。兼任中央黨校、國家行政學院、北京大學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,中央人民廣播電臺《一南軍事論壇》主持人,《中國軍事科學》特邀編委。2008年被評為“改革開放30年軍營新聞人物”,2009年被評為“新中國成立后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重大貢獻、具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模范人物”。
[編輯 雅賢]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