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一南力作”專欄
長期身處和平年代,極易使人在樂享生活、爭名逐利、心浮氣躁、得過且過的狀態(tài)中慵懶倦怠,放松警惕,消弭斗志,忘卻初心,淡漠使命,弱化擔當。作為負責任的網(wǎng)絡媒體,極有必要重復吶喊“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!”
金一南,國防大學戰(zhàn)略研究所所長,少將軍銜,博士生導師。是一位勤勉自強、才華橫溢、著作等身、影響深遠的軍中俊杰、愛國學者。其作品以說理透徹、恢宏大氣、振聾發(fā)聵而著稱,獨具提神醒腦、救贖靈魂、正心正念之功效。
為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,為警示當代、鼓舞民志,更為啟迪后世、昭告未來,經請示將軍同意,本網(wǎng)編委會決定于2020年3月12日開啟“一南力作”專欄。愿借將軍力作,爆燃民族精神之火,積極踐行“導引群心、朝向太陽”理念。
敬請各位網(wǎng)友多多轉發(fā),助力公益善舉,共襄復興偉業(yè)。
世界大格局 中國有態(tài)度
文/金一南
國際政治蹺蹺板,中國有態(tài)度(中國篇)
從國際大背景看,擁有現(xiàn)代化作戰(zhàn)力量的大國、強國,都把先發(fā)制人作為它們的手段。而中國是世界上為數(shù)甚少的宣布不以先發(fā)制人作為軍事思想的國家。
現(xiàn)在中國的安全態(tài)勢發(fā)生了非常大的變化,入侵中國、肢解中國的力量基本上不存在了。
太空每年經過中國上空的衛(wèi)星,包括軍事偵察衛(wèi)星、遙感衛(wèi)星等達9000多次,這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更加復雜艱巨的國家安全任務。
20世紀中期以前,中國一直聲稱擁有南海的主權,而且沒有引起過其他國家的爭議。
釣魚島只有3.6平方公里,日本如果占有了它,卻可以從中國劃走200海里專屬經濟區(qū)。
13.中美軍事關系,損害易,建立難(二)
蓋茨訪華
美國防長蓋茨2011年訪華被認為是中美兩軍關系回暖的一次破冰之旅,也是中美關系的“觸底反彈”。
事實上,這次蓋茨的訪問毫無疑問是中美兩軍關系史中一個小小的轉折點。對中美兩軍關系來說,毫無疑問是一個好的事情。因為兩個國家,兩支軍隊必須得交往,必須得了解對方,減少誤判,而且在國際更大的層面力所能及地展開一些國際合作。
比如說亞丁灣的護航,雖然中美的兩支艦隊并沒有展開實質性的配合,但是在互通情報方面還是卓有成效的。包括一些海盜劫持船只,中國海軍成功地解救,把這些海盜擊退,美國海軍方面給我們提供的信息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。
如果說這兩個軍隊對抗的話,那么給西太平洋的形勢,包括給東亞的形勢,當然給國際安全形勢,肯定要帶來很大的變數(shù),而這兩個軍隊如果能夠在一些方面,首先從非戰(zhàn)爭軍事行動,非傳統(tǒng)安全領域開展合作,然后逐步深化合作的話,對全世界肯定是好消息。
我們不能期望中美兩軍關系是一馬平川的,包括蓋茨訪問完了之后,就能夠很順利,我們可以看到,美國對臺售武依然在進行。這些影響兩軍關系的因素依然存在,怎樣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中,保持中美軍方的接觸,這對我們來說,毫無疑問也是一個課題。
參觀過第二炮兵司令部的外國領導者屈指可數(shù),尤其是像國防部長這樣的領導者,這是中方給蓋茨一個很高的待遇。美方包括蓋茨本人,對這個安排也滿意,也不滿意。
滿意的是,中方的接待,包括軍事參觀項目給他很高的規(guī)格,他是滿意的。不滿意的是,因為這不是第一次——拉姆斯菲爾德是第一個參觀二炮司令部的美國國防部長,他期待中國給他看從來沒有任何國家領導人看過的東西。
這點其實我們強調得比較多,要對等地交往,就是美方也應該給中國人看看它們不愿意給中國人看的東西。這是個交往的對等。從這個對等的角度來說,起碼中方展現(xiàn)了很大的誠意,就是盡力做到了,滿足美方提出的標準。
在蓋茨訪問中國期間,美方提出,希望在中美戰(zhàn)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,建立一個新的機制,稱為戰(zhàn)略安全對話,希望中美雙方相應的外交和防務領導人參加這個機制。
美方這個建議,實際上也不是一個很新的東西,它們以前就提過。美方這個建議,很可能是對中方一些建議的回應。
比如說,中方反復提出,鑒于中美兩軍的關系隨意性很大,使中美的軍事關系遭到嚴重破壞的,往往是對臺售武。日本人評論說,臺灣問題綁架了中美兩軍的關系,當然“綁架”這個詞用得不太合適,因為不是它綁架了的,每次對臺售武都是美國方面主動的,當然臺灣方面也有要求。
在這種情況之下,中方其實原來已經提出來了,怎樣使中美兩軍趨于一個正常的關系,而不是隨意被單方面破壞的關系。
中方提出,尊重互信、對等、互惠的問題。蓋茨來,也提了,他也認為在交往中應該有些原則,尊重、互惠他也提了,但是最關鍵的對等他沒有提。
從我方來看,我們希望從中美兩軍的關系方面,建立一個相對正常的機制。當然從美方提出的要求來看,它希望這個機制擴大到不僅僅是軍事交往,也包括安全方面的一些交往。
從單純的軍事交往來看,美方設置的障礙越來越多。美方有一條很重要的原則,就是不能通過軍事交往提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能力,所以很多參觀項目他們不讓看,很多交往不能進行。
從美方的意思來說,要擴大會談的主題,不要老拘于軍事了,從安全這個更大的層面上來看,那安全的范圍就大了,包括經濟、文化、信息、網(wǎng)絡,包括人員交往的安全。美方想用一個更大的范圍,來涵蓋這種起伏不定的中美軍事關系,這是一個理由。
冷戰(zhàn)時期,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集團全面對抗、勢不兩立。以北約對抗華約,雙方的導彈和核武器互相全面地瞄準,你能摧毀我多少遍,我也能摧毀你多少遍。
中美完全不一樣,中國和美國的貿易額接近4000億美元,這是個天文數(shù)字,預示著兩國的經濟交往在空前地加深。我們并沒有組織軍事集團與美國對抗,也沒有企圖取代美國主導的那些東西,而且我們多次聲明,我們并不準備把美國從西太平洋趕出去,這些都是中方所做的很明顯的、和冷戰(zhàn)對抗期間蘇聯(lián)不一樣的。
但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,也有我們自己的秉持?!董h(huán)球時報》有篇文章,說當美國人質疑中國軍力發(fā)展的時候,更應該提問的是中國人,中國應該反問一下,美國人在西太平洋拼命地加強部署,要在西太平洋取得絕對的優(yōu)勢。意味著美國人認為中國的經濟發(fā)展是一個隨時可以被敲碎的蛋殼,這是不行的。
當美國在西太平洋拼命增強軍力的時候,我們既要在這種情況下維持中美的軍事交往,也要達成一種平衡,捍衛(wèi)我們的安全。我們不能把我們的安全變成一個美國人隨時可以敲碎的蛋殼。
在中美軍事交往中,美國人可能也會越來越清楚:中國增強自己的國防能力,不是為了跟美國一決高低,而是為了有效地捍衛(wèi)自己的國家安全。
(未完待續(xù))
金一南,國防大學戰(zhàn)略研究所所長,少將軍銜,博士生導師。中共十七大代表,第十一屆全國政協(xié)委員。全國模范教師,全軍英模代表大會代表。全軍首屆“杰出專業(yè)技術人才”獲獎者,連續(xù)三屆國防大學“杰出教授”。主要研究方向:國家安全戰(zhàn)略,國際沖突與危機處理。曾赴美國國防大學和英國皇家軍事科學院學習,并代表國防大學赴美軍院校講學。兼任中央黨校、國家行政學院、北京大學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,中央人民廣播電臺《一南軍事論壇》主持人,《中國軍事科學》特邀編委。2008年被評為“改革開放30年軍營新聞人物”,2009年被評為“新中國成立后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重大貢獻、具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模范人物”。
[編輯 雅賢]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