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“一南力作”專欄
長期身處和平年代,極易使人在樂享生活、爭名逐利、心浮氣躁、得過且過的狀態(tài)中慵懶倦怠,放松警惕,消弭斗志,忘卻初心,淡漠使命,弱化擔當。作為負責任的網(wǎng)絡媒體,極有必要重復吶喊“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!”
金一南,國防大學戰(zhàn)略研究所所長,少將軍銜,博士生導師。是一位勤勉自強、才華橫溢、著作等身、影響深遠的軍中俊杰、愛國學者。其作品以說理透徹、恢宏大氣、振聾發(fā)聵而著稱,獨具提神醒腦、救贖靈魂、正心正念之功效。
為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,為警示當代、鼓舞民志,更為啟迪后世、昭告未來,經(jīng)請示將軍同意,本網(wǎng)編委會決定于2020年3月12日開啟“一南力作”專欄。愿借將軍力作,爆燃民族精神之火,積極踐行“導引群心、朝向太陽”理念。
敬請各位網(wǎng)友多多轉發(fā),助力公益善舉,共襄復興偉業(yè)。
世界大格局 中國有態(tài)度
文/金一南
下一個對手還有誰?(北約篇)
北約的主要對手是華約、蘇聯(lián)。后來華約解散了,北約依然存在,這時它對付的是蘇聯(lián)。接著蘇聯(lián)解體了,全世界的人都以為北約存在的最基本的理由沒有了。實際上北約用這么多年實踐向我們證明,哪怕蘇聯(lián)解體了,北約依然以俄羅斯為對手。
以前總說,北約代表西方世界,蘇聯(lián)代表社會主義,這就是兩個不同的意識形態(tài)所形成的團體,那么當蘇聯(lián)解體,這種意識形態(tài)在整個東歐地區(qū)煙消云散之后,北約存在的價值力量理應沒有了,事實并非如此。北約用它的行動證明,它不是一個意識形態(tài)的聯(lián)盟,它是地緣政治的聯(lián)盟。
5.法國重返北約開始扮演狐貍
2009年3月,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了法國重返北約的決定,法國退出北約軍事機構43年以后,宣布全面回歸北約。法國重返北約,是準備在國際格局的棋盤上博弈,下一手好棋,取得一定的區(qū)域主導權,力圖在北約變得越來越重的歐洲色彩中扮演主角。美國對法國加入北約,表面上歡迎,內(nèi)心卻五味雜陳。
法蘭西民族在西方力量中,無論從它的民族性格來看,還是從它的歷史經(jīng)驗來看,都是頗具獨立性的,不太愿意聽命于人,不太愿意接受別人發(fā)號施令。從“二戰(zhàn)”以后的戴高樂政府,一直到今天的薩科齊政府,都是一脈相承的。
當然薩科齊政府被國際輿論評價為法國右翼政府,他在國內(nèi)政策上可能有右翼傾向,但是在國家利益上,薩科齊與戴高樂并無二致。戴高樂當年退出北約,是為了完成法國的獨立;今天薩科齊加入北約同樣是這個目的,就是要充分發(fā)揮法國的作用。
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法國退出北約,因為什么?因為戴高樂不愿意在美國主導的北約里聽命于人。當時北約總部就在巴黎,由于法國全面退出北約,北約總部不得不從巴黎搬到布魯塞爾——比利時的首都。這給當時的西方世界造成了非常大的沖擊。
因為當時是在冷戰(zhàn)的情況下,北約和華約對峙非常厲害,這時候北約出現(xiàn)所謂內(nèi)亂——法國退出北約,對美國和北約的打擊都是很大的。這在冷戰(zhàn)兩強相抗衡的時候,法國立足自己的獨立性,是非常大膽的一種行為。
現(xiàn)在不一樣,冷戰(zhàn)結束了,今天薩科齊要求加入北約,他要加入一個正在東擴的北約。在歐洲,北約勢力原來在西歐,兩德合并之后,東歐現(xiàn)在有很大面積都屬于北約控制的范圍,一直到波羅的海三國。在這種情況下,其實北約在歐洲正變得越來越重要,法國如果還在北約之外,發(fā)揮不了影響,不如加入進去,加進去努力當一個主角。
薩科齊絕不是聽人發(fā)號施令的人。他的個性很明顯,說話很隨便,得罪了很多人,包括很多國際政要,而且好像給法國帶來了起伏不定。但是總體來看,他在維護法國利益方面,也是頗費心機的。這次重回北約就是這樣。
其實從美國的本意來說,還不如弄一個比較純潔的北約,法國始終是給美國添亂的力量。
曾兩次出任美國國防部長的拉姆斯菲爾德,就講過新歐洲的問題,覺得老歐洲難以控制,德國、法國難以控制,他所謂的新歐洲就是,原來蘇聯(lián)的盟國,就是華約,包括波蘭、捷克、匈牙利、羅馬尼亞等,它們是歐洲將來親美的重要角色,最后完成美國對北約的主導。
在伊拉克戰(zhàn)爭期間,有這么一個分工,伊拉克戰(zhàn)場主要由美國負責,阿富汗戰(zhàn)場主要由北約負責。實際上美國把阿富汗戰(zhàn)局很大程度上推給了北約的歐洲成員國,主要是英國、德國當然包括意大利,也包括重回北約的法國。法國當然在阿富汗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。美國想借助這個力量,希望它發(fā)揮更大的作用。總體來看,美國對法國加入北約,內(nèi)心是五味雜陳的。它想使用這個力量,又非常擔心這個力量進來以后,會給北約內(nèi)部固有的秩序,帶來一些沖擊和變化。
因此法國要作為北約的完全軍事盟國,還有艱難的路要走,每一步法國人都會非常小心。把指揮權讓步到什么程度,信息共享,我共享你的可以,你共享我的,我能夠讓你共享到什么程度……每一步法國人都會非常小心非常謹慎。
薩科齊絕不是一個非常莽撞的人,從很大意義上來說,他有些時候就像拿破侖講過的一樣:作為一個統(tǒng)治者最高明的地方,你要知道什么時候你要扮演獅子,什么時候扮演狐貍。薩科齊扮演過很多獅子的角色,薩科齊在加入北約的過程中,在與北約完成軍事磨合、完成軍事體系交融的過程中,扮演狐貍的角色肯定也是一點兒不差的。
(未完待續(xù))
金一南,國防大學戰(zhàn)略研究所所長,少將軍銜,博士生導師。中共十七大代表,第十一屆全國政協(xié)委員。全國模范教師,全軍英模代表大會代表。全軍首屆“杰出專業(yè)技術人才”獲獎者,連續(xù)三屆國防大學“杰出教授”。主要研究方向:國家安全戰(zhàn)略,國際沖突與危機處理。曾赴美國國防大學和英國皇家軍事科學院學習,并代表國防大學赴美軍院校講學。兼任中央黨校、國家行政學院、北京大學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,中央人民廣播電臺《一南軍事論壇》主持人,《中國軍事科學》特邀編委。2008年被評為“改革開放30年軍營新聞人物”,2009年被評為“新中國成立后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重大貢獻、具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模范人物”。
[編輯 冠群]
